close

 

螢幕截圖 2020-02-14 13.21.06.png

學習已進入多元時代不分老少,跨越地域,遠遠擺脫傳統刻板印象中的規範學習(學校、教室、課堂、黑板)的單一模式。補教名師蘇偉老師認為,規範學習的特色在於集中、紀律、大量複製。但是傳統的規範教育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說,都是不可逆的。因為時間有限,必須顧及進度以及效率。現階段的教學模式是工業時代下的思維,講求量產。但是孩子不是產品,每個學生有自己的自主性與獨特性,從教育的角度來看,他們有無限的未來與可能。

去年108新綱正式上路,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,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。看起來這確實符合教育的內涵,其精神也是許多老師所期待。但是實際落實在教學現場,卻面臨許多困難,這是因為規範學習本身的限制,無法真正彰顯所謂的「素養」、「探索」、「實作」、「技能」。舉例來說,現在新課綱無論是國中高中,自然科特別強調實驗,而實驗課程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規畫在教科書內,但實際上,很多學校根本無法提供學生完整的教學實驗,可能受限場地、器材或根本課堂數不足。

因材施教 彰顯核心素養

蘇偉老師說,最近台灣的教育界,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,全球確診案例不斷增加,教育部規定高中以下學生寒假延長至225日開學,引起軒然大波。家長開始緊張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成效問題,規範式教育確實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,因為他在學生成長過程中,提供社會化的場域。但是否可以與之配套,讓學生更加掌握學習主動權,達到前述因材施教的真諦。

事實上,科技正在顛覆教育場域,世界上的教育,已往「數位學習」移動。蘇偉老師說:「關於數位學習,很多人會有所迷思,認為數位學習就是把紙本轉印到IPAD,或是把課程直接側拍下來燒在光碟裡,然後學生就是把它看完就對了。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進入了誤區。」

從「因材施教」的教育原則來看,學習本身是一連串思考模式養成建立的過程,他必須給予學習者在知識與應用之間相互對照。教師(或教學方)要經過縝密與邏輯性地給予學生學習內容,學生則能夠透過某種方法了解自己的弱項,然後自主地在這些知識海洋中尋求自己所需,反覆操作的過程,養成的就是能力,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數位學習 AI導讀

有鑑於此,萬試通學習在108課綱推行後,推出AI導讀與學習診斷等功能,讓學生擁有學習自主性,數位學習打破傳統教師僵化的制式授課,運用科技與大數據的力量,更加適性化協助學生規畫學習軌跡,這是符合108課綱學習精神的重大突破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河馬杯杯 的頭像
    河馬杯杯

    河馬杯杯談教育

    河馬杯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